「來喔!來買草湖芋仔冰,厚呷ㄟ芋仔冰來喔!」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?街頭巷尾偶爾
會有發財車播放卡帶的販賣聲音,令人懷念啊!說到芋頭,就想起那綿密的口感,充滿
芋頭香氣的芋泥,還有各種美味的芋頭料理。
這篇是去年拍寫的文章,主題是「赤芽芋」的食材小學堂,但也適用於其他小芋頭。
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芋頭,可以做為主食。除了一般常見的「檳榔心芋」,還有俗稱小芋
頭的「里芋」。「赤芽芋」是里芋的一種,特徵是蒂頭和芽體呈現桃紅色澤,因此得名。
原本是產於印尼的西里伯斯島(蘇拉威西島之舊稱) ,在海外則以「西里伯斯芋」稱之。
(2016年8月下旬拍寫)
《赤芽芋的挑選》
以圓潤飽滿,有沉重感,表面沒有損傷的為佳。
《赤芽芋的保存》
不要清洗,直接帶土的狀態用網袋裝起來,置於通風陰暗處保存。或是將報紙噴濕,
放在塑膠袋內冷藏。媽咪主廚建議,趁新鮮料理品嘗最棒!
《赤芽芋的處理》是不是有過削芋頭的時候,手覺得癢癢不舒服呢?
因為芋頭含有草酸鈣,接觸到皮膚會有發癢的現象。可以戴上手套,不直接碰觸芋頭。
經過料理煮熟之後,引起過敏的物質會被分解,也不會有搔癢的不適感。
《赤芽芋的削皮技巧》
赤芽芋的處理其實很簡單,戴手套用刷子將表皮刷洗乾淨,蒸熟剝皮就可以食用,或是
壓成芋泥。如果需要削皮的話,建議洗淨擦乾之後,用削皮器往下削皮,好輕鬆。表皮
沾濕的赤芽芋,比較不好削皮。
這是媽咪主廚長久以來愛用的削皮器,不鏽鋼材質,可以薄薄削除蔬果皮,容易清洗。
刷子購買特價的牙刷即可,10元左右便宜好用。(看得出媽咪主廚很勤儉持家嗎?)
除了「檳榔心芋」煮過後有香味之外,帶皮蒸熟的赤芽芋,也有淡淡的芋頭香氣,而且
口感更加綿密,不沾醬直接吃就很好吃,這是媽咪主廚喜歡的食物原味!
或是佐以蒜蓉醬油(蒜末+醬油+芝麻油調勻),有一種懷舊的古早味,厚呷涮嘴ㄟ好滋味!
突然想起鄉下的大馬路旁,會有小貨車販賣蒸熟的小芋頭、花生和菱角,那個香氣總是吸
引路過的人停下來購買呢!
對了!媽咪主廚對於這種有著芋頭香氣的食材好喜歡!知道嗎?除了芋頭有芋頭香味之
外,茶豆和香米也有芋頭香氣呢!
--本文刊登在台灣好農部落格:https://goo.gl/4TZNWh
留言列表